湖北武汉 | 当楚文化遇上现代潮流
- Patience Chew Yee Cheah
- Oct 7, 2024
- 9 min read
Updated: Feb 14
“武汉”这个名字被广泛认识,我想是在几年前新冠疫情的爆发,也算是这座城市近几年来最大的历史事件了吧。在这之前,它还曾是辛亥革命(也称武昌起义)的爆发地。这片春秋时期属于楚国的土地历史非常悠久,许多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物都珍藏在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像黄鹤楼、江汉路和武汉长江大桥更是成为了武汉的历史标志。除了历史,在武汉也能看见现代科技与潮流,很值得去玩玩。

这篇文章分享我在2024年10月份中国国庆节期间到武汉游玩的经历,主要介绍几个武汉的景点。内容纯属个人观点。
地理篇
湖北省武汉市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这两条江水把武汉分划成了三个地区——长江下游的武昌,汉江南部的汉口,和汉江北部的汉阳。这三个地被称作“镇”(武汉三镇指的就是这三个地方),在行政级别上比“区”高一等。刚开始做攻略的时候就好奇怎么有武昌区,汉阳区却没有汉口区。后来才知道在武汉的一个“区”隶属与某一个“镇”,也就是说武昌包括了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汉口包括了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而汉阳则只有一个汉阳区。
先说武昌。著名的黄鹤楼、东湖和湖北省博物馆都在武昌。许多著名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和华东科技大学,也都在这里。比较新潮的商业街,如光谷步行街和楚河汉街也在武昌。顺道一提,今天的武昌在古代有好多名称,包括夏口、江夏、郢城、鄂州(今天的湖北也有鄂州,但古时候叫的鄂州指的是今天的武昌),这其中的演变有点复杂。汉口在历史上是长江流域一座对外开放的口岸,曾有过租借,因此融入了一些外来的文化。比如江汉路步行街就遗留下了许多欧式风格的历史建筑。而汉阳则有着中国最早的军事工业。崔颢的《黄鹤楼》中提到的汉阳树和鹦鹉洲都在汉阳(虽然黄鹤楼位于武昌,但站在楼上可以看到长江对岸的汉阳)。
交通篇
武汉有好几个高铁站,包括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是一个蛮大的高铁站,车次很多。这三个高铁站内都有地铁,所以抵达高铁站后可以方便地去到其它地区。武汉的地铁覆盖率算是相当广。大部分的景点都离地铁站不远。不过,若是懒得步行,还可以乘网约车或者打出租车。我感觉在武汉用手招出租车还是很方便的(感觉比其它地方方便很多),马路上空车的出租车不少,蛮容易可以找到。
重点提一下跨越长江的武中线轮渡。每隔20分钟都有一趟轮渡往返汉口的武汉关码头与武昌的中华路码头。每人1.5元就能体验坐船游长江,还能当作交通工具往返武昌与汉口。

景点篇
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先秦时期楚国和曾国的文物,可以说非常有历史价值,非常值得参观,毕竟参观是免费的(编钟演奏和其它表演需额外付钱购买),但需要提前预约(人多的时候很难抢到票)。武汉(乃至湖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青铜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制作精美的青铜器,比如鼎和一些祭祀品,乐器和武器。春秋战国时期,现今的武汉在就隶属于当时的楚国。
西周时期(春秋之前)有个诸侯国叫曾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的几个城市,在春秋时期成了楚国的附庸。湖北省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就是楚国楚惠王赠送给曾国曾侯乙的青铜乐器。这件著名的文物证明了战国时期楚国人高超的青铜技艺与音乐艺术水平,也显示了两国在当时的友好关系。这件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已被列入禁止出国展出的重要文物。博物馆有一个关于曾侯乙的展厅,里面除了这个令人震撼的曾侯乙编钟,还有许多原本埋在曾侯乙坟墓的一些奇特的乐器、祭祀的器物等,充分展示了曾侯乙乃至当时的人们对音乐的热爱与精湛的青铜工艺。博物馆还有编钟演奏表演,只可惜我当时买不到票了,没法欣赏这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声音。

我在这之前还真没听说过曾国。参观之后才知道这个国家在当时还挺重要的,只不过可能被考古发掘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可能不怎么听说过。博物馆内设有两个关于曾国的展厅,讲诉了曾国的历史,以及考古学家们后来是怎么断定曾国就是《左转》里写的随国。
湖北省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就是越王勾践剑,没错,就是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博物馆里有专门一个展厅单独展示了这把“天下第一剑”。这把剑很幸运地被保存地很好,以至于在前多年后,人们仍然能近距离观看这把剑。不过说实话,我一直以为天下第一剑是一把很长的剑,但它事实上只有差不多半米。即便如此,围观它的人很多,想要目睹一眼这把剑的风采也真是不易。越国的疆土在历史上一直在现今的浙江江苏一带,从未扩张到湖北。但奇怪的是,越王勾践的这把剑是在湖北省出土的。上两段题到了楚惠王,他的母亲就是越国越王勾践的女儿。因此有人认为这把剑是被用作嫁妆来到了楚国。当然另一种说法是楚国打败越国之后获得了这把剑作为战利品。
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应该是大家相较熟悉的。博物馆里也有一个展馆展览了楚国八百年的历史,还展出了许多文物。我在里面看见了吴王夫差的矛和剑,与越王勾践剑比起来,观赏的人数可说是少之又少。我对夫差矛和剑的历史了解不多,只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吴越两国的兵器都来到了现今的湖北,但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

今天的湖北省博物馆尝试将科技融入到历史。在博物馆里可以租一副AR讲解器,能透过AR眼镜扫描眼前的文物然后开启讲解,也能声控启动某个指定文物的讲解。不过不是所有文物都有讲解,而且有些时候文物无法识别。讲解方面比较像是教授在演讲,有些时候不容易理解。话虽如此,但还是可以体验一下,我只是觉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建造的,原是为了军事用途。在那个时期,蛇山属于荆州,是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因此孙权建了黄鹤楼来观察远处的动静。三国统一后,这座楼就从军用变成了观赏楼。这座见证了几次中国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古楼曾多次因战火被毁坏,其中包括唐朝宋朝和清朝时期的多次毁坏与重建。现今在武昌的这座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成的,已不再是最初的样貌(当然屋顶的造型应该还保留了一些与鹤相关的特征),甚至已经搬离了原来的旧址。黄鹤楼的故址是今天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下面,就在长江旁边,而现在的黄鹤楼离长江相对远了一些,比原先的旧址远了将近一公里。
文学上有不少作品都与黄鹤楼有关,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唐朝崔颢的《黄鹤楼》。李白也有好多作品与这座楼有关。比较令我意外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居然也写过一本志怪小说《述异记》,里面也提及到黄鹤楼(我一直以为这名和圆周率有关的数学家只搞数学,没想过也涉略文学)。
黄鹤楼,这座武汉地标吸引了不少游客。我选择了夜晚参观黄鹤楼,虽然门票比白天贵了将近一倍,但可以看到夜景和光影秀。夜晚登上黄鹤楼眺望远处,真的可以看见长江和江上几座亮着灯的大桥,还有对岸的汉阳(汉阳那座亮着灯的电视塔还是挺显眼的)。

夜晚的黄鹤楼还有灯光秀,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把彩色灯光投影在黄鹤楼上,“绘”出一幕幕不同颜色的精美画面,再配上声音朗诵着一首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整场光影秀很震撼。光影科技与历史古建筑的碰撞,很值得观赏。
汉江路
《天津条约》使汉口(包括今天的江汉路等地)成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因此,许多国家的领事馆和工厂等都在这里设立,使得今天的江汉路与周边建筑都带有欧式风格。后来,汉口的部分地区变成了英国人的租界地。当时的广利巷(后来改名为太平街)不属于英租界,但是地理位置好,经济发达,所以后来英国人修建了一条路将太平街与英租界连起来。这条街以当时的一名地产业主刘歆生命名——歆生路。直到1927年汉口政府收回英租界,才把太平街和歆生路合并,改名为江汉路,江汉二字取自“江汉关”(江汉关是清朝时期英政府设立在汉口的海关)。
江汉路步行街,这条一路都是民国时期建筑物的街道,现在变成了商业街,名牌店、餐饮店、玩具店等,还有路中间偶尔有些卖小吃的。这条街的路很宽,行人虽然很多但不会感觉过度拥挤。行走在江汉路,有一种来到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同样也是民国时期的建筑物,宽敞的道路,还有一间间名牌商店。和南京路一样,走到步行街的尽头就是江水。江汉路的尽头是长江,边上还有座海关,先已成了江汉关博物馆。从江汉关博物馆往武汉科技馆的方向走,一路上也能看见一栋栋欧式建筑物,都是当年西方人留下的。不远处的兰陵路和黎黄陂路的漂亮建筑更是吸引了许多前来打卡的游客。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有11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其中最早建设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长江大桥,就是武汉长江大桥。这座由中国和当时的苏联共同建造的大桥于1957年开始通车(正好和马来西亚独立同一年)。大桥跨越长江,连接汉阳的龟山与武昌的蛇山,占用了黄鹤楼在蛇山的旧址(黄鹤楼故址现今在大桥桥下)。
我从武昌搭出租车去汉口。热心的司机师傅地带我们越过武汉长江大桥,先到了汉阳,然后再跨过另一座桥去到汉口。就这样体验了一次跨长江之旅。大桥很宽,边上还有专门给行人步行的行人道。不过这座两三公里长的大桥要从桥头步行至桥尾也不容易,坐一趟车经过就很方便了。光是步行都难了,更何况当时技术有限的人们要建造这座大桥,真是不容易啊。
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一条沿着楚河新建的商业步行街,建筑属于民国风格,还带有点欧式风情。这名字与中国象棋里的楚河汉界一点关系都没有。楚河指的是东湖与较小的沙湖之间连着的一条河,是因为一个要连通几个湖水的工程而建的(我想“楚”代表了这个地方和楚文化有关)。沿着楚河边建设的商业街名叫汉街。
街道两旁新建的欧式建筑是一家家高级商店,卖服装的、食物的、电子产品的、玩具的都有。有一段路两边都是高高的方块建筑,方块上挂着大大的广告布条,都是一些即将在这里开业的大品牌。楚河汉街给人的这种时尚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仿佛在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仍不忘记跟上潮流。
世界城光谷步行街

世界城光谷步行街由五条风情街组成:现代风情街、西班牙风情街、意大利风情街、德国风情街和法国风情街。风情街仿造了欧洲的建筑物,给人一种身处欧洲的感觉。在光谷步行街的最前端有个光谷环岛,是一个形状奇特的圆环,夜晚发出五彩的灯光还挺漂亮的。

户部巷

户部巷这条距离黄鹤楼不远的小巷据说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这条小巷现已成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小巷里的每一家店都是卖吃的,热干面、豆皮等武汉的小吃,还有其它地方的食物都有。
结语
武汉,这片两千多年前曾经属于楚国的土地,见证了一桩桩重大的历史事件:蛇山上黄鹤楼的建立,汉口的对外开放,辛亥革命,长江上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立……还有两千多年前编钟的声音与天下第一剑……武汉不仅停留在过去的辉煌历史,更是不断地跟上时代与潮流。历史悠久的文物结合AR技术传递历史知识,古老的黄鹤楼结合光影科技展现新潮的楼座,江汉路的民国建筑结合潮流品牌商店,还有仿造欧式建筑物的新建商业步行街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武汉十几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更是显示了科技的进步。总的来说,武汉是个值得游玩的城市,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现代感。
Comments